新闻中心

+

国际贸鸿博体育易的动态利益

发布时间 : 2023-02-28 22:37:16

  鸿博体育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大部分后发国家却面临着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从理论上讲这不利于贸易利益的获取及维护。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和贸易利益分析中发现,贸易条件并不能准确衡量其利益所得。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下,坚持比较优势及培育稀缺要素成为后发国家获取和维护贸易利益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新的全球化大背景的出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成为世界分工格局中的一员,国际贸易成为世界性的行为。然而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却具有不对称性,先发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凭借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技术享用着贸易带来的无限好处,而广大的后发国家由于资本、技术及国内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世界分工格局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鸿博体育作为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之一--贸易条件都有长期恶化的趋势。中国--后发国家的典型代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拉动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对外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仅206.4亿美元飞跃至2006年的17 604亿美元。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开放条件下自贸易的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贸易规模的扩大伴随的却是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的却是贸易条件难以回升的局面,这不禁让人怀疑贸易条件衡量贸易利益的准确性。本文就中国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实际情况,对后发国家如何在新形势下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一简单说明。鸿博体育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定义,贸易利益通常是指一国通过国际贸易而获得的可供消费的商品数量要比一国实行自给自足办法时多。这种定义更多强调的是开放前后商品数量上的对比,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则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它认为每个国家只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就会带来整个世界产量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要素使用的节约。

  这种贸易比较利益是贸易的静态利益,也叫狭义的贸易利益,它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从交换中获得的利益,表现在通过贸易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二是从专业化生产中获得的利益,即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通过出口剩余产品获得利益。可见,狭义的贸易利益是每个国家在开放条件下参与国际贸易所追求的基本利益。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国际贸易的内涵和外延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贸易的静态利益难以继续说明一国的贸易所得。这就要求对于贸易利益的研究不能再局限于量的方面。而发展经济学中的贸易利益更倾向于贸易的发展利益,即一国通过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这种定义不仅包括贸易的静态利益,更重要的是涵盖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增加劳动就业,引进先进的观念、制度等。应该说,鸿博体育 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广义的贸易利益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所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动态利益的地位还将不断提升,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它将成为各国特别是后发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因此,贸易利益不是单纯的指贸易的静态利益还是贸易的动态利益,它是一个既包括量,又涵盖质;既涉及直接利益,又侧重间接利益的综合性的概念。

  一直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对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的关系就存在广泛的讨论。在对二者关系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两大阵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西方激进的经济学者支持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对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否定。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主要的观点还是集中在贸易条件恶化会减少本国贸易利益的方面。本文认为,鸿博体育贸易条件并不能准确衡量一国的贸易利益,后发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贸易利益的变化需要更加动态的去考虑。

  贸易条件不仅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还包括要素贸易条件,但每种贸易条件的概念都存在不足之处。价格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交换能力的强弱,属于效率范畴,它的改善不一定伴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所以很难反映出由于贸易规模扩大带来的动态利益的产生;收入贸易条件在价格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对一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弥补了价格贸易条件的不足。但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收入贸易条件并不能很好的说明一国相对利益的变化,它忽视了单位商品的获利情况,有可能出现收入贸易条件改善、国民福利却持续恶化的情况;单要素贸易条件把价格变化与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考察了劳动生产率对贸易利益的影响,认为只要一国劳动生产率上升或下降幅度超过价格下降或上升的幅度,则该国贸易利益增加;双要素贸易条件综合考虑了价格、本国出口部门与外国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素,更能全面的反映了贸易利益变化的原因,但美中不足的是要素贸易条件很难量化。

  以往对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关系的争论是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为时代背景前提的。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国际分工得到进一步深化,要素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的主导模式。贸易条件研究的基础是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它是相对某一国的产品而言的,是属地的概念;而贸易条件理论最终是要反映的是利益归属问题,是相对一国居民而言的,是属人的概念。在古典情况下二者是统一的,但在国家间存在要素流动的情况下,用属地概念反映属人概念就会出现不协调,有可能一国贸易条件恶化,国民福利却改善。而且在新的分工模式下,贸易利益不全归贸易国所有,其中一部分将被跨国公司所控制,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通过进出口来计算东道国的贸易利益已不准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贸易条件总体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据统计1993-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13%。分类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金德尔伯格于1956年提出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对贸易利益影响的公式,并将收入贸易条件作为衡量静态贸易利益变动的指标,中国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动如下表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静态贸易利益的获取效率是不断下降的。虽然中国的静态贸易利益获取效率变低,但对于后发国家而言,贸易动态利益的经济效应远远大于静态利益的经济效应。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深入,中国利用的外资数量逐步增加,动态贸易利益获取的渠道更加宽阔。主要的动态利益是:

  。FDI进入中国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本国稀缺的管理知识、资本等要素,而且还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竞争,通过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关联效应、渗透效应以及示范效应,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199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工业制成品已占出口总额的94.54%,在出口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中国的产业结构已逐渐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到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阶段。

  对国内就业人员的吸纳效应。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就业问题一直是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贸易、投资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国一部分就业人员被顺利吸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统计,2006年外商投资单位就业人员大约为747万人,占注册登记就业人员总数的6.69%。

  跨国公司战略性资源的外溢效应。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战略性资源优势来源于垄断性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国内的技术进步一部分就是由跨国公司的技术扩散来实现的。

  因此,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的贸易条件衡量贸易利益的作用被弱化,相对于改善贸易条件而言,后发国家更应注重动态贸易利益的获取。

  上面的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得失,但在实际应用和反映国际贸易长期的动态利益时存在较大的缺陷。对于广大的后发国家而言,大多数都会面临着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这是因为:后发国家大都工业基础薄弱,出口产品以价格低廉、附加值低的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起点低引致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先发国家快等。但

  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完全意味着后发国家贸易利益的损失。由国际贸易带来的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如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制度优化等,贸易条件指数无法一一准确衡量。因此,鸿博体育后发国家贸易利益的获得与维持须从多个方面客观考虑,处理好短期损失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大国,必须对贸易条件恶化引起的贸易利益的得失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但最终有利于国家发展壮大的政策。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坚持并不断努力的方向是:

  我国贸易条件之所以不断恶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几乎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廉价劳动力成为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现行的多种分工模式并存的分工格局下,究竟是坚持还是摒弃比较优势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认为,在要素分工为主导的新的分工格局下,比较优势仍然是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及投入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共同决定的。我们不仅要考虑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国的现实比较优势--劳动力优势,获取贸易利益,又要注重进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维护和扩大贸易利益。具体来说,要从以初级产品和附加值低的工业品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高附加值工业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初级产品和低端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也不能忽视,应加快其与先进技术与要素的有效结合,实现比较优势的高级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贸易条件也会起到改善的积极作用。

  当今的国际分工格局是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生产要素的国际差异成为国际分工的基础与核心。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特征是要素的全球流动,但不同要素的流动性强弱是不同的。我国劳动力大部分属于一般加工型的劳动力。流动性极低,这就决定了在全球贸易的利益分配中,我国处于不利地位。从参与国际分工的长远目标和我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不仅要考虑对国外要素的合理利用,而且重点要考虑对稀缺要素的培育,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稀缺要素培育中,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制度竞争的基本理念。要创造一个有效的体制环境,以形成稀缺要素的成长环境。除此之外,提高原有要素的使用质量也是改善贸易条件、维护和扩大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劳动力要素的素质从整体上来看还明显较低,为此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储备各种人才资源,尤其是高技术人才与先进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改变我国在国际上的要素弱势地位。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建议使用 800x600 分辨率 IE5.0以上版本

  请问连老师GMM的原理问题。 - 统计软件培训班VIP答疑区 -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 - 人大经济论坛

  【转贴】博士三年积累,一年6篇SCI的经验 - 论文写作 - 论文写作投稿交流区 - 研学...

  转:关于未来,我们到底害怕什么? 博士在高校 - 博士论坛 - Powered by ...

×
全国服务热线 : 0400-26855605